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理論前沿 > 深度原創(chuàng) > 正文

愛國主義決不能丟,也決不能被異化

核心提示: 愛國主義的核心要義,就是發(fā)自內心地維護國家的主權、統(tǒng)一和尊嚴,推進國家經濟社會的繁榮發(fā)展,為國家的獨立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愛國主義不能僅僅停留在自在的、自發(fā)的、感性的狀態(tài),而必須上升到自為的、自覺的和理性的狀態(tài)。在不忘歷史的同時更加關注時代的要求,在破除片面狹隘性的同時更加注重開放包容性,在注重具體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國家的總體發(fā)展,確立起大國公民的心態(tài),承擔起未來發(fā)展的責任。

【摘要】愛國主義的核心要義,就是發(fā)自內心地維護國家的主權、統(tǒng)一和尊嚴,推進國家經濟社會的繁榮發(fā)展,為國家的獨立發(fā)展貢獻自己的力量。愛國主義不能僅僅停留在自在的、自發(fā)的、感性的狀態(tài),而必須上升到自為的、自覺的和理性的狀態(tài)。在不忘歷史的同時更加關注時代的要求,在破除片面狹隘性的同時更加注重開放包容性,在注重具體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國家的總體發(fā)展,確立起大國公民的心態(tài),承擔起未來發(fā)展的責任。

【關鍵詞】愛國主義 自覺理性 承擔責任 【中圖分類號】D647 【文獻標識碼】A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內容,是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生生不息的發(fā)展動力,任何時候都不能丟掉愛國主義這面旗幟。當然,在不同的歷史時代,愛國主義也具有特定的主題和內容,我們必須適應發(fā)展著的時代要求和愛國主義的主題轉換,正確地而不是錯誤地、理性地而不是盲目地弘揚和實踐愛國主義。

愛國主義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近代以來,由于西方列強的入侵和封建統(tǒng)治的腐敗,中國日益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喪失主權,民族陷入苦難,領土慘遭掠奪,人民遭受涂炭。在這種情況下,中國人民以高度的愛國熱情奮起抗爭,抵抗侵略,捍衛(wèi)主權,維護獨立,謀求解放,救亡圖存成為中國人民愛國主義的主題內容。“五四運動”把這種愛國主義精神推向了一次高峰,開始了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歷史征程。

近百年來,中國人民的愛國主義同中國的革命、建設、改革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演繹了一部中華民族獨立解放和繁榮發(fā)展的歷史大劇。首先,經過幾十年的浴血奮戰(zhàn),我們完成了新民主主義革命,打敗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推翻國內反動力量的統(tǒng)治,建立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廢除了列強強加給中國的不平等條約和帝國主義在中國的一切特權,告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結束了舊中國一盤散沙的局面,實現(xiàn)了國家獨立和民族解放,解決了救亡圖存的歷史性課題。其次,經過長時間的艱辛努力,我國實現(xiàn)了對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完成了社會主義革命,消滅了一切剝削制度,建立了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實現(xiàn)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全面開展社會主義建設,為國家發(fā)展富強、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堅實基礎。再次,經過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極大地解放和發(fā)展了社會生產力,成功開辟和發(fā)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人民生活得到了顯著改善,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增強,國際地位得到了顯著提高,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不僅站立起來,而且不斷走向富強。

隨著歷史的發(fā)展,我國的國際地位不斷提升,所處的國際環(huán)境日趨復雜,承擔的責任也將更加重大,我國對國際形象、民族精神的樹立和完善也不斷走向成熟,愛國主義的內容也在發(fā)生著新的重大變化。在全面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中,愛國主義就是要更好地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悠久歷史和燦爛文化,更加關心和捍衛(wèi)祖國的前途命運、發(fā)展戰(zhàn)略和核心利益,更加熱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中國共產黨和各族人民的團結統(tǒng)一,以高度的歷史責任感和祖國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境界,全身心地自覺投入到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當中,以更加寬闊的胸懷和更加開放的心態(tài),吸收世界一切優(yōu)秀文明來豐富和發(fā)展自己,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不懈奮斗。

新的歷史條件下,愛國主義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和價值,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是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精神力量。“愛國、敬業(yè)、誠信、友善”,從個人行為層面上高度凝練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核心理念,是全體公民都必須遵循的基本道德準則。其中,愛國是第一位的要求,其核心內容就是要求人們以振興中華為己任,促進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tǒng)一,自覺報效祖國,這是愛國主義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集中體現(xiàn)。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人民長期為之奮斗的偉大夢想,凝聚著中華兒女的共同夙愿,實現(xiàn)中國夢必須弘揚中國精神,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愛國主義始終是凝心聚力的興國、強國之魂,弘揚愛國主義能夠把中華民族堅強地團結在一起,形成增強團結一心的精神紐帶和自強不息的精神動力。

毫無疑問,愛國主義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丟,廣大人民群眾的愛國主義熱情和精神,應該得到激發(fā)而不能限制和約束。在歷史上,20世紀30年代,當日本軍國主義侵占我國土,魚肉我國民,分裂我中國,但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卻以“攘外必先安內”的國策,限制人民的愛國主義熱情和行動,遭到了人民群眾和廣大愛國力量的強烈反抗。在當前,一些國外勢力試圖挑戰(zhàn)中國的主權,不斷在我國周邊挑起事端,給我國發(fā)展制造麻煩,人民群眾以極大的愛國熱情,堅定地站在國家政府的立場上反對這些挑戰(zhàn),這完全是合情合理的;但是,一些人、一些媒體卻以各種各樣的名義和旗號,對人民的愛國主義行動和熱情指手劃腳甚至冷嘲熱諷,而對國外勢力的挑戰(zhàn)卻不敢做聲甚至為之辯護,這當然要遭到人民和政府的反對。

正是因為愛國主義在國家民族發(fā)展的過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國家歷來高度重視愛國主義教育,不斷拓寬愛國主義教育渠道,完善愛國主義教育機制,建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教育人民特別是廣大青少年不忘歷史,珍惜現(xiàn)在,發(fā)展未來,自覺地為祖國的繁榮發(fā)展貢獻力量。

但是,我們不能不注意到,在愛國主義教育中,我們的教育方式、教育內容、重點方向等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和缺陷,導致了愛國主義實踐出現(xiàn)了某種程度的偏差,甚至造成了對愛國主義精神的誤讀和異化。

愛國主義教育不能較多地關注受過的傷害,而忽視了對歷史本身的反映

愛國主義教育過多地突出了歷史上某些國家給我們造成的傷害,而較少地從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分析造成這些傷害的深層次原因,忽略了我們反抗這些侵略所進行的艱苦卓絕的斗爭歷史,尤其是忽略了反抗斗爭中所體現(xiàn)出來的偉大精神。由此,簡單地把愛國作為對某些國家的激憤和痛恨,只要是遇到與這些國家相關的事情和活動,甚至是帶有這些國家標志的產品,我們都表示蔑視、反對、抵抗和拒絕。

比如,一些抗日“神劇”無限度地把日本鬼子刻畫成為不堪一擊的低能兒,把抗日戰(zhàn)爭中我們極端落后的武器演繹成為無所不能的制勝利器……諸如此類,不一而足。這樣的做法在發(fā)泄自己激憤和仇恨的同時,實際上也就虛無了抗日戰(zhàn)爭的真實歷史,把極其艱苦的抗日戰(zhàn)爭戲劇化為一場無聊的游戲,根本起不到愛國主義教育的作用,實際上是對愛國主義的誤解與污蔑。

再比如,近年來日本嚴重挑戰(zhàn)我國主權,在東海和南海不斷給我們制造麻煩,我國政府和軍隊在捍衛(wèi)主權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取得了外交斗爭的主動權。但是,一些民眾沒有理性地配合黨和國家的正確決策,把歷史上的仇恨和激憤發(fā)泄到現(xiàn)實中來,盲目沖動地采用激烈的方式抵制日貨,甚至打砸本國機構和公民的財產,愛國主義精神被轉換成為狹隘的民族主義情緒。

愛國主義教育不能較多地追溯歷史上的屈辱狀況,而忽視了當代中國的發(fā)展成就

愛國主義教育的側重點過多地停留在歷史而不是關注當代,過多地強調了歷史上我們挨打的屈辱,而較少地關注中國人為了擺脫屈辱而進行的奮斗歷程及其所體現(xiàn)出來的奮斗精神,尤其是對當代中國發(fā)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關注不足。由此,愛國主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異化為對屈辱歷史的追溯。

中國近代歷史無疑是一部苦難深重、屢遭屈辱的歷史,但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奮斗史。一代又一代中國人牢記“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教訓,前赴后繼,戰(zhàn)勝了內外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了國家民族的獨立解放,形成了艱苦奮斗的光榮傳統(tǒng),激發(fā)了全民族發(fā)展進步的自信心。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繼往開來,取得了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曾經落后挨打的中國已經雄踞于世界民族之林,鑄就了改革創(chuàng)新的時代精神。如果長期地關注過去的屈辱而忽視現(xiàn)在的成就,客觀上會使受教育者感覺到,仿佛中國永遠處于被動挨打的地位和落后狀態(tài),中國人始終對外國抱著防范心理,只要外國同我國發(fā)生一些摩擦,就搞得草木皆兵,似乎天下都是賊,結果使得愛國主義極端化為閉關鎖國的保守主義。

與此同時,因為總是在重復歷史的屈辱而看不到當代中國的發(fā)展壯大,就會在不斷強化屈辱感的過程中弱化發(fā)展的信心,甚至總是盯住我們當前發(fā)展中的矛盾和問題,而看不到黨和國家為克服這些困難所做出的決策和成果,從而難以激發(fā)和增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愛國主義教育不能較多地關注愛國主義在歷史上的主題,而忽視了愛國主義在當代的主題

近代以來中國面臨著亡國滅種的危險,外部列強虎視眈眈試圖瓜分中國,內部封建專制制度腐朽難支,內生性的政治與文化變革勢在必行,救亡圖存必然成為愛國主義的主題。正是因為如此,鴉片戰(zhàn)爭以后,中國人先后發(fā)起了洋務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等,左沖右突,接續(xù)奮斗,引進先進的技術的、軍事的、文化的、制度的等各方面資源,力求改變中國的命運。特別是,用馬克思主義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人,最大限度地動員廣大人民群眾,一方面抵御外敵入侵,另一方面推翻本國反動統(tǒng)治,實現(xiàn)政治制度的重建和中國文化的再生,最終完成了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在此基礎上,中國人民在社會主義制度的堅實基礎上,開始了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的發(fā)展歷程,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改革實踐,中國已經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當前,全面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已經毫無疑義地成為當代中國人的奮斗目標,同時也成為愛國主義的當代主題。但是,我們不可忽視的一個問題是,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并沒有實現(xiàn)主題的轉換,基本上都把力量放在了革命歷史的教育上,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發(fā)展的教育則相對缺位。

例如,在已經建立的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中,除了一些綜合性的博物館、展覽館外,絕大多數(shù)都是革命戰(zhàn)爭年代的歷史展示,介紹社會主義建設內容的基地寥寥無幾:1997年第一批100個基地中,只有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林州紅旗渠紀念館、蘭考焦裕祿紀念館3個;2001年第二批100個基地中只有唐山抗震紀念館1個;2005年第三批66個基地中只有青海原子城、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軍墾博物館2個;2009年第四批87個基地中只有鐵西老工業(yè)基地展覽館、大慶油田歷史陳列館2個。在所有基地中,反映改革開放以來發(fā)展歷程和成就的,只有“5·12”汶川地震遺址、遺跡及地震博物館1個,而這個基地也很難說是反映改革發(fā)展這個主題的。這種總是向后看的愛國主義教育,所造成的愛國主義主題的錯位,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深思。

馬克思曾經揭示過一個道理:由于缺乏明確的階級意識,無產階級的斗爭長期處于自發(fā)的而不是自覺的斗爭階段,僅表現(xiàn)為局部的暫時的沖突和一些破壞行為,因而他們的斗爭難以取得最后的勝利;作為無產階級世界觀的馬克思主義產生并對無產階級進行武裝之后,無產階級才擺脫了自在狀態(tài)成為“自為的階級”,其斗爭也從自發(fā)斗爭上升到自覺斗爭。

馬克思所揭示的這個道理,對于我們的愛國主義教育和實踐具有深刻的啟發(fā)意義。愛國主義不能僅僅停留在自在的、自發(fā)的、感性的狀態(tài),而必須上升到自為的、自覺的和理性的狀態(tài);不能僅僅關注片面的、個別的、細節(jié)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關心國家的核心利益、發(fā)展戰(zhàn)略和奮斗目標;不能僅僅是為了記住屈辱、記住仇恨、記住歷史,而是為了不讓歷史重演,更好地珍惜現(xiàn)在,更好地創(chuàng)造未來。只有這樣,才能體現(xiàn)愛國主義精神的本真內涵,發(fā)揮愛國主義的實踐力量,中國人也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代中國的國際地位和世界發(fā)展的總體趨勢,在不忘歷史的同時更加關注時代的要求,在破除片面狹隘性的同時更加注重開放包容性,在注重具體問題的同時更加注重國家的總體發(fā)展,確立起大國公民的心態(tài),承擔起未來發(fā)展的責任。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部主任,研究員、博導)

【參考文獻】

①《馬克思恩格斯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年。

責編/周素麗 王妍卓(見習) 美編/李祥峰

聲明:本文為人民論壇雜志社原創(chuàng)內容,任何單位或個人轉載請回復本微信號獲得授權,轉載時務必標明來源及作者,否則追究法律責任。

[責任編輯:肖晗題]
標簽: 愛國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