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wǎng)站首頁 | 網(wǎng)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地方要聞 > 正文

《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在北京熱映

——八路軍研究會太行分會觀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

核心提示: 影片中“隧洞塌方”、“凌空排險”、“鑿壁開山”等當年修渠場景一一再現(xiàn),同時“太行山風景”、“紅旗渠飄帶”、“新風貌林州”也一一展現(xiàn)。進入新時代,通過藝術手段拍一部紅旗渠電影,是多年來走進紅旗渠的人們的迫切需要,也是社會各界對紅旗渠傳播的強烈要求。

viewfile

人民論壇網(wǎng)訊12月21日,八路軍研究會太行分會的全體人員齊聚影院,共同觀看展現(xiàn)紅旗渠精神的電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共同追憶紅色故事,感悟紅色精神。

觀影現(xiàn)場座無虛席,參加觀影活動的八路軍研究會太行分會的全體人員對電影的拍攝贊不絕口,大家紛紛表示,該影片充分展示了中原大地不同時期工匠精神的傳承,是進一步弘揚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紅旗渠精神的一部正能量、主旋律電影,八路軍精神和紅旗渠精神都是重要的紅色精神力量,該影片對于新時代紅色精神的傳承和發(fā)展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一部紅色精神教育的生動教材。

該影片主要講述了舉世聞名的“人工天河”紅旗渠的故事。故事起于一場遇險,止于一場搶險:60年前的一場塌方,真實再現(xiàn)了修渠時的艱辛;60年后的一場渠畔搶險,深情刻畫了三位老一輩紅旗渠建設者對這條渠的熱愛。故事起于一場追思,止于一場懷念:開篇一段新聞,又讓人們憶起楊貴老書記;結(jié)尾一抔黃土,讓人們對那些長眠渠畔的修渠人有了更縈懷的認識。故事起于一個憧憬,止于一個希望:飛石打翻了百雀羚,卻沒有打碎林縣人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碗渠水灑在墓碑前,把生活過得更好,把家鄉(xiāng)、把紅旗渠建設的更美,就是對紅旗渠建設者最好的告慰。該影片充分展示了新時代紅旗渠的壯麗畫卷,對國內(nèi)外友人走進紅旗渠、了解紅旗渠精神、了解河南人民具有現(xiàn)實意義。

“觀影結(jié)束后,我心潮澎湃。影片中‘隧洞塌方’、‘凌空排險’、‘鑿壁開山’等當年修渠場景一一再現(xiàn),同時‘太行山風景’、‘紅旗渠飄帶’、‘新風貌林州’也一一展現(xiàn)。紅旗渠的修建,改變的不僅僅是林縣缺水的面貌,更重要的是它重新塑造了林縣人民堅強的意志和不屈的品格,鍛造了‘自力更生、艱苦創(chuàng)業(yè)、團結(jié)協(xié)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譜寫了人定勝天的輝煌歷史篇章。讓我們也看到了林縣人民從‘戰(zhàn)太行到出太行,從富太行到美太行’的歷史蛻變!可以說紅旗渠精神是一面永恒的旗幟!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河南省代表團審議《政府工作報告》時指出:‘紅旗渠精神是我們黨的性質(zhì)和宗旨的集中體現(xiàn),歷久彌新,永遠不會過時。’”——八路軍研究會太行分會會長李彤妍現(xiàn)場接受采訪時感嘆道。

據(jù)悉,上世紀70年代,一部《紅旗渠》紀錄片在聯(lián)合國放映,讓紅旗渠享譽國內(nèi)外。進入新時代,通過藝術手段拍一部紅旗渠電影,是多年來走進紅旗渠的人們的迫切需要,也是社會各界對紅旗渠傳播的強烈要求。12月6日電影《紅旗渠之歸來仍是少年》在全國公映后,海南、西藏、湖北、廣東、河南、江蘇、甘肅、陜西、浙江、湖南、廣西、天津等多個?。ㄊ小⒆灾螀^(qū))組織黨員干部開展了觀影活動,引起了強烈反響(于婷婷)。

[責任編輯:李魯杰]
標簽: 紅旗渠   太行   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