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網站地圖

大國新村
首頁 > 地方要聞 > 地方要聞 > 正文

看開陽,鄉(xiāng)村振興“實景圖”色彩斑斕

黨的二十大進一步明確,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仍然在農村。

位于山西省呂梁市臨縣曲峪鎮(zhèn)的開陽村,雞鳴兩省聞,與陜西隔河相望,面朝黃河,背靠呂梁山,沿黃旅游公路橫穿而過,交通十分便利,是黃河岸邊典型的傳統(tǒng)古村落。開陽黃河秧歌就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誕生。這里一幅幅村美人和的畫卷正在鄉(xiāng)村振興中鋪展。

弘揚民間藝術 厚植文化自信

春節(jié)過后,黃河兩岸冰雪漸融。位于黃河岸邊的開陽村鑼鼓喧天,處處洋溢著熱鬧祥和的節(jié)日氛圍。老百姓舞動著彩帶和彩扇,用優(yōu)美的秧歌扭出喜慶歡樂和諧的氣氛,用千百年來流傳至今的習俗表達著對美好生活的祈愿。

鑼鼓敲起來,秧歌扭起來。在開陽村文化廣場,歌聲陣陣、嗩吶聲聲,村民們穿著節(jié)日的盛裝,扭著歡快的秧歌,踩著幸福的節(jié)奏,在鑼鼓喧天中,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表達著內心的喜悅,許多老人都加入扭秧歌的隊伍中。秧歌傘頭們用對稱押韻的黃河秧歌唱響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即興編唱的秧歌久久地回蕩在黃河兩岸……濃濃的年味中,讓人感受到了中華傳統(tǒng)文化的魅力。

開陽秧歌的精髓屬于黃河秧歌的一部分,是一種集歌、舞、戲于一體的民間藝術,是黃河流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據了解,在開陽村,每逢春節(jié)期間趕廟會和村里有人結婚,就會演出秧歌。秧歌氣氛熱烈,它以豪放古樸的藝術表演風格、輕松活潑的氣氛,贏得當地所有百姓的喜愛。

隨著歷史的延續(xù)、時代的變遷,民間藝人一代一代地更迭,地方民間文藝也在一代一代地傳承著、創(chuàng)新著。開陽村的村民說:“我們村新上任的郭書記非常重視鄉(xiāng)村文化建設,特別注重民間文藝的傳承與發(fā)揚。為了推廣開陽紅棗和黃河旅游景點,去年,在開陽村黨支部書記郭建強的牽頭下,開陽村隆重舉辦了以‘黃河岸邊棗兒紅了’為主題的旅游文化節(jié),村民們歡聚文化廣場盡情地用秧歌表達著對幸福生活的熱愛。今年春節(jié)期間,村委再次組織群眾鬧秧歌,并邀請呂梁晉劇院前來演出,我們真高興有這樣的黨支部書記帶領奔小康。”

日間照料中心 讓養(yǎng)老變享老

在鄉(xiāng)村振興建設中,讓老百姓實實在在獲得幸福才是硬道理。為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愛老、敬老的傳統(tǒng)美德,營造良好的孝老愛老氛圍,開陽村啟動了日間照料中心,為老年人購買了活動桌椅、象棋、圍棋,并購置了床和被褥,為老年人提供了方便。去年6月份,開陽村又成立了愛心食堂,每天按時為本村所有高齡老人提供免費的愛心就餐服務,讓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靠。中秋佳節(jié),為了讓更多村民感受到溫暖與關愛,村委又組織所有留守在村的單身人士、留守兒童及孤寡老人共度佳節(jié),在濃濃的關愛氛圍中,大家感到無比的溫暖。

“郭書記上任以來,實實在在為老百姓辦實事、謀幸福。在經費不到位的情況下,自己掏腰包啟動日間照料中心和愛心食堂,還為村里修建了許多基礎設施,他不求功名利祿,真心給村民辦實事。我們開陽村有這么一位好書記是全村人的福氣。”談到郭建強書記,村里的郭大爺贊不絕口。

依托資源優(yōu)勢 發(fā)展鄉(xiāng)村經濟

“開陽村是有歷史文化底蘊的村莊,據《臨縣志》記載,早在西漢時期,開陽的紅棗就很出名。那時候,開陽的民間文化已具雛形,開陽黃河秧歌經過歷史文化洗禮逐漸形成。今后,我們要努力傳承民間文化,讓老百姓從文化中獲得真正的幸福感。”郭建強說,開陽村地處古老黃河流域,有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要深挖文化元素和旅游資源,打造屬于開陽村的旅游文化品牌。去年,山西省自然資源廳舉辦的山西最美20處地質遺跡評選活動中,呂梁市僅有臨縣開陽村黃河畫廊榜上有名。開陽村有世界唯一的旅游景觀—黃河畫廊,同時也是馳名山西的紅棗之鄉(xiāng)。以旅游產業(yè)為突破口,同時帶動紅棗產業(yè)發(fā)展,一手抓綠色產業(yè),一手抓旅游產業(yè),雙管齊下,開陽村的經濟一定能夠發(fā)展起來,為全面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提供堅強的產業(yè)基礎。

今日開陽,美麗鄉(xiāng)村建設新曲正酣,鄉(xiāng)村全面振興前景光明。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他們將咬定青山不放松,接續(xù)奮斗再加力,努力繪就鄉(xiāng)村全面振興的壯美畫卷,朝著共同富裕的目標穩(wěn)步前行,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貢獻力量。(中共臨縣縣委組織部)

[責任編輯:鄭涵予]